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人找车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今日秋分:秋分时节阴阳平衡

    董国军     2017-09-23 22:26:09     浏览:1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董国军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    今日凌晨4时02分,迎来秋分节气。  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秋分当天日夜时间均等,而后夜愈长日愈短。全国大部分地方气温下降快速而明显。凉风习习、碧空澄澈、丹桂飘香、蟹肥菊黄,是秋分的标志性景色。小伙伴们,准备好去秋游了吗~~品读节气秋声夺人
      欧阳修有《秋声赋》,“草拂之而色变,木遭之而叶脱”,“声在树间”,描写的是风中的肃杀之气。更早时间,庾信有“树树秋声、山山寒色”之句,声也在树间。木叶摇落时节,我以为最美的是秋水——所谓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。秋光清浅、秋明空旷,此时那水让天滤得净透,任何色彩都恬静地包容在他清潋的微笑之中,杜甫因此而有诗“秋水为神玉为骨”。
      我不喜欢秋风生哀、花落悲心,我喜欢那种清高与清锐中的秋声浩荡。贾岛有诗句“一点新萤报秋信”,意思说,秋天是随萤火虫而始。古人说萤火虫是因腐草与竹根间本身的光感湿热之气变成,所以那漫天的忽明忽暗给人一种清袅,也可谓清气入肌。各种各样的螽斯在这清袅里清舒、清晶、清亮、清越的鸣又组合成一种极强的生命力,反过来将那漫天本来阴气氤氲的荧光装饰得那样壮丽。
      现在,唱主角的成了蟋蟀。蟋蟀之鸣在一般意义上总是低沉的对即将逝去的无奈,但在我感觉中,它们也有那样的激情夺人——午夜时分,从家里的小木楼下到天井,那是一个清明月圆之夜,厚厚的月光如同凝脂。那时满天井竟会是鸣声沸腾,实在也如“波涛夜惊,风雨骤至”之感。那不是庄严,真正变成一种悲壮,那沸腾是在一个空间里放大的那种旷野的感觉,月色凉阶的凄清全部变成辉煌的耀亮。
      这种耀亮凝滞成一种秋的告别。梧桐树叶飘零,月色变浅,蟋蟀的鸣声变成越来越痛苦疲惫的清虚悲咽应答,生物们有声有色的一年也就又过去了。
    节选自《四季小品》/朱伟 著

    晚晴【唐】杜甫
    返照斜初彻,浮云薄未归。江虹明远饮,峡雨落馀飞。凫雁终高去,熊罴觉自肥。秋分客尚在,竹露夕微微。
    夜喜贺兰三见访 【唐】贾岛
    漏钟仍夜浅,时节欲秋分。泉聒栖松鹤,风除翳月云。踏苔行引兴,枕石卧论文。即此寻常静,来多只是君。
    送僧归金山寺【唐】马戴
    金陵山色里,蝉急向秋分。迥寺横洲岛,归僧渡水云。夕阳依岸尽,清磬隔潮闻。遥想禅林下,炉香带月焚。
    点绛唇【宋】谢逸
      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凉蟾光满。桂子飘香远。  素练宽衣,仙仗明飞观。霓裳乱。银桥人散。吹彻昭华管。
    秋分习俗秋祭月  古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之说,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“祭月节”而来。由于月宫中的嫦娥是位女子,因此有了“惟供月时,男子多不叩拜”,即民谚所说“男不拜月”的传统。
    竖鸡蛋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。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,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“立蛋”试验。
    吃秋菜  岭南地区,昔日逢秋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——一种野苋菜。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“滚汤”,名曰“秋汤”。在南京,则流行吃“桂花鸭”,用普通的盐水鸭,以桂花卤入味。
    品秋蟹  秋分时节,蟹肉肥美。螃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,但螃蟹性寒,切勿大量食用。节气提示
    秋分近期天气
    养生常识
    胃部保暖,防止寒凉
      秋分以后,气候渐凉,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。要注意忌口,不吃过冷、过烫、过硬、过辣、过黏的食物,戒烟戒酒,忌暴饮暴食。饮食温润,宜食辛酸
      秋分的“燥”是凉燥,“燥令伤肺”,可适当多吃一些清润、温润为主的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等。还可适当多吃些白萝卜、胡萝卜等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。进补有度,切勿过量
      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,但秋分时节进补,不可太过,要适量。进补应分清虚实,虚病又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之分,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。早睡早起,起居有常
    秋季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,宜早睡早起。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,以养“收”气;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夜愈深,寒气愈重,易入侵体内,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,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。适量运动,轻松平缓
      秋季养生,以“收”为主。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、活动量不大的项目,比如:健走、打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、跳舞等。调养情志,放松心情
    秋季日照减少、气温渐降、花木凋零,一部分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情绪,导致体内分泌紊乱,产生疾病。因此,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,保持神志安宁、心情舒畅,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。此时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,在晴朗的日子里,登高望远,心情愉快的同时,也锻炼了身体,身心都能得到放松。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