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车找人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绣针河传说

    董国军     2018-09-09 18:12:12     浏览:18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董国军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    绣针河位于日照市南端。《莒志》记载,绣针河旧名“白羊河”。《山东通志》作“石河”。因河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四射,似无数绣花针,故名“绣针河”。绣针河发源于甲子山、大山、大黄山等流域,流经莒南县的朱芦、坪上两镇,在坪上镇的青泉林流入我处,后流安东卫街道汇入黄海,全长约60公里,最大宽度350米,平均流速300米,流域面积370.2平方公里,在碑廓镇内总长18.5公里,流域面积108.6平方公里,河床平均宽度200米,最大宽度300米,系长流河。在碑廓镇自西至东经过西杨家庄、于家庄子、大朱曹二村、和平岭等24个村庄。

    相传隋朝炀帝为征服高丽,全国抓丁服徭役,男丁抓光以后,又抓青壮年女子。洛阳一女子逃难至此,在此密林中的小河沟东岸藏匿,此女自称绣锦,整天躲在密林草丛中。后来,绣锦与一同命相连的后生小伙在小河沟东岸结草为庐,定居下来。久而久之,这里成了一个有着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,每天男耕女织,日子过的比较太平。一年发大水,绣锦居住的小村落被洪水卷走,幸而绣锦被洪水卷到一个大树杈上挡住了,就在这时,从水里冲来一个约五六岁的小男孩,绣锦急忙把他救上树杈,孩子得救了,绣锦却被洪水卷走了。洪水过后,这孩子被香塔寺和尚发现,把他养育成人,得知实情后,小孩子发奋读书,不仅得了高官,衣锦还乡,还追奉绣锦为义母,命河名绣为绣锦河,后来人们叫绣针河。也就是这场洪水过后,原来的小河被冲刷成大河。

          说起这绣针河,当地还流传着一个郑公老爷潜心修炼的故事呢。

    传说,郑公听说仙境要比凡间美妙很多,于是就一心想得道成仙。要成仙可没有别的法子,只能到深山古庙里去修炼。修炼的日子可是够苦的,一天、两天、五天、十天……寂寞、饥寒让他觉得度日如年,终于,郑公受不了这饥寒交迫的煎熬,从山上走了下来。当他走到河边时,遇到一位老太太,正在河砂上磨一根钢梁。

    他感到非常纳闷和好奇,便上前问道“老人家,您这是在干什么?”老太太说:“闺女要出嫁,我当娘的没什么赔送,就磨一根绣花针当嫁妆。”郑公听后觉得不解:“这么粗的钢梁,你能磨成绣花针吗?”

    老太太微微一笑:“钢梁磨绣针,功到自然成。”说完只顾自己磨针,不再理采郑公。

    “钢梁磨绣针,功到自然成”,郑公牢记了这句话。念叨之中,他突然领悟到了其中的含义,便转身返回深山古庙继续修炼。

    饥寒重又交迫,不知过了多少日子,郑公实在受不了了,就把肠子掏出来,继续修行,历尽苦难,终于绺练成仙。

    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,就把这条河叫做“绣针河”了。

    建国前,绣针河是一条害河,经常泛滥,冲毁两岸的庄稼。五十年代后,在党的领导下,开始治理绣针河。七十年代初期,建起碑廓南岭机灌站,使河水倒流灌溉土地。七十年代中期,由碑廓公社水利营在西杨家庄和西集后打大井两眼,配495马力柴油机4部,修地下石渠500余米,把水引入了万亩湖,在和平岭建喷灌站1处,在小司官庄建设引水上岭扬水站修渡槽千余米。从此,绣针河水灌溉万亩粮田。九十年代初期,在绣针河上相继建起了碑廓大桥和二朱曹大桥,近几年又建成郁家村大桥、小司官庄大桥,可通过载重量20吨的卡车,结束了两岸人民千百年来冬天赤脚过河、交通靠肩挑人抬的历史。

    2012年,岚山区委区政府工程投资7867.90万元,其中,山东省投资3106.62万元(管理房投资101.34万元不在山东省投资配套范围内),地方配套4761.28万元。

    对绣针河进行治理,碑廓镇结合实际,在配合搞好河道治理的基础上,邀请规划单位规划了绣针河文化长廊景观带设计图。范围河段长14.6km配有绣针河文化公园、垂钓公园、采摘园、百鸟园等文化景观。绣针河文化长廊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沿河绿化带建设、景观带建设和休闲公园建设,全面展示绣针河的社会历史、民风民情、自然风光、特色物产等文化。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